大秦(61)

秦王高兴过后,又将方才在马场里谈的事情给女儿提了嘴。

“是该如此。”

知韫点点头表示了解,又问,“我听说乌氏倮和巴清都到咸阳了?”

封倮誉清,礼抗万乘。

巴清以开采汞矿和提炼水银为主要产业,她暂时没太大兴趣。

倒是乌氏倮,秦国畜牧业大亨,通过豢养牛羊马等牲畜卖给秦人获取丝织品,又将丝织品献给戎王获取价值十倍于丝织品的牛羊马,手里的牲畜多到以山谷数计量。

她可太馋他的家业了。

“已在客舍暂居。”

嬴政询问,“可要召见?”

“过几日吧。”

知韫微微摇头,而后转到正事,“岁首授勋后,不少烈士遗孀留于昭台苑,行纺织之事,我调了些墨家弟子专研织机改良,颇有成效,再过些日子,大概就能成了。”

昭台苑位于渭水之南。

原本是打算修成离宫的,现在成了知韫的私人别苑,得授烈士勋的秦卒妻儿都被她安置在这里。

“能有多少提升?”

“不太清楚,三五倍总是有的,具体要等改良好后试验对比。”

知韫一早就跟嬴政打过招呼,故而他只是询问了下,大概了解后满意颔首,准备等有了最终成果后下诏封赏。

她办事,他没什么不放心。

只是……

“你提起巴清与乌氏倮,又提起纺织,这二者可是有何关联?”

能让她上心,必有利可图。

“阿父知我。”

知韫扬唇一笑,而后拍了拍手掌,何蘩便捧着一个盛放着衣物的托盘上前,摆放在漆案上。

“这是用羊毛纺织成的。”

纺织衣物的线种,拢共不过丝、麻、棉、毛四种。

如今棉花尚未传入华夏,棉线自然无从谈起,就连“棉”这个字,都得等到宋朝才出现,在此之前,只有“绵”字。

羊毛分山羊绒和绵羊毛。

唐朝时,有用山羊羊绒制成的绒褐。至于羊毛,得十九世纪末才通过华人织工传入中国,当时被称为毛冷、绒线。

“我大秦的衣物以丝、麻制成,今日后,得再添一类毛线了。”

嬴政和文武重臣们立马来了兴趣,两件样品衣物来殿中传了一圈才回到秦王漆案上,然后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

人生八字,不过“生老病死、衣食住行”。

于黎庶而言,有食可饱腹、有衣可蔽体、有片瓦可容身,这样的日子,平平淡淡却安安稳稳,却足以让他们满足。

既能收秦人之心,又能强秦国之力,积极性必须得高啊!

知韫托着下巴静静听着。

“虽然咱们也养羊,但比起规模与手艺,还是得看戎胡,像什么羌胡、东胡,甚至匈奴的,坐拥广阔草原,一定养了很多羊吧?”

等到嬴政和重臣们的商讨告一段落,她才慢悠悠道,“若能用无用的羊毛与咱们交换贸易,想来他们一定会高兴,也很乐意养羊吧?”

嬴政与重臣们隐约领会到她话中未尽之意,眼睛一亮。

“怎么办呀?”

她眉眼弯弯,笑意温柔,“羊多了,吃得可就不只是草了。”

是牛。

是马。

也是,人。

“殿下此计甚妙!”

庄启赞不绝口,“既满足了我大秦黔首的用以制衣的羊毛需求,又无声无息、兵不血刃地削弱、掌控草原胡族。”

羊毛贸易。

这是裹着蜂蜜的毒药。

一旦草原部落对这桩贸易产生依赖性,就彻底成为他们手中的羔羊,就算想反抗,也有心无力。

虽然他们秦国现在打个胡族算得上手拿把掐,但能把他们从野狼训成家犬,彻底将边患解决,也是极大的功绩。

何乐而不为?

“只是小小巧思而已。”

知韫眨了眨眼,笑吟吟道,“具体如何实施,如何让他们愿意与咱们交易,又如何让他们在察觉后无力拒绝,就得看阿父与叔父们运筹帷幄了。”

众臣纷纷笑着应是。

具体实施,自然不需要年幼的太子殿下亲力亲为,精于纵横之道的,如蔡泽,已经开始头脑风暴、草拟战略了。

此事易耳。

四个字,以利诱之。

天底下,哪有对摆在眼前的利益全然不动心的人?如果有,一定是利益不够多。

他们加钱!

一众文武重臣讨论得干劲十足,嬴政转头看向知韫,笑着摸了摸她的小揪揪。

“再计你一功。”

“那阿父得计多少呀?”

小姑娘扬了扬眉,骄矜道,“只怕阿父赏不够呢!”

嬴政扬唇轻笑。

真想跟列祖列宗们炫耀一下,他家乖崽就是聪颖绝伦!

……

二月初七,于咸阳宫行王后册立之礼,三月,秦王与王后携同文武重臣、宗室亲贵、六国使节前往雍城。

雍城的宗庙修得巍峨壮丽。

嬴政牵着她的手,踏着长长的台阶,一步一步,直至最高处。

隔着冠冕上垂落的五彩旒珠,她可以看见碧蓝晴朗的天际那丝丝缕缕的缥缈云气,也可以看见长阶之下,玄鸟旗在风中猎猎翻卷。

这是她第四次来雍城。

第一次,她在蕲年宫受封栎阳君、栎阳侯;第二次,她随嬴政至萯阳宫迎回赵姬;第三次,她随嬴政一道于宗庙祭祀。

而今日,是她受封太子。

秦国的文武重臣、宗室亲贵、玄甲锐士,无一不恭敬拜倒,浩浩荡荡的参拜声响彻云霄。

纵然是前来观礼的六国使节,也不得不低下头颅、俯下身。

她想。

雍城果真是个好地方。

于是,秦王与王后、太子并未立时返回咸阳,反而于雍城小住。

六国使节:“……”

啊?

你们不回咸阳了吗?那你们不回去,他们可不可以先回国呢?

“后相,咱们能回去的吧?”

齐国太子苦着一张脸看向后胜,唉声叹气,生怕被扣在秦国。

“殿下何出此言?”

后胜老神在在地安抚他,“此次除赵国外,各国皆是以太子与相邦为使节前来观礼,秦国若果真将咱们都扣下,岂非要促成六国合纵?”

怎么可能呢?

秦王只要不傻,就不会干出这种将六国逼到统一战线的事情。

因此,虽然被齐王那让人眼前一黑又一黑的联姻大计给搞得头昏脑涨,但等到后胜抵达咸阳,并见到几乎到齐了的六国太子相邦后,就立马把心给放回了肚子里。

“雍城的景致不错。”

他甚至还有心情劝齐国太子出去散散心,“既然秦国如此好客,那咱们就多留几日,也好好欣赏秦地风光。”

齐国与秦国相隔千万里,这次回去,怕是就没有机会再来了。

齐国太子:“……”

“算了吧。”

他悻悻然道,“燕赵二国正在交战,燕国的太子丹也与赵国的春平君争锋相对,一个欲请秦国援燕攻赵,一个称赵、秦有盟约,孤还是不出去凑这个热闹了。”

被扣下来就完蛋了。

也不晓得父王为何要让他来,不是说让后胜与他的次子来吗?

后胜笑而不语。

废话!

齐王脑子进水,他又没有!

真让太子的儿子来谈联姻,那他这辈子真的走不出秦国了!

“啊球!”

知韫揉了揉鼻子,含笑坐在郑菁身侧,陪她一起接见母家之人。

她长到五岁,终于见到了汉中南郑的人,是郑菁的嫡亲兄嫂,和郑氏这一代主支的当家人。

虽然她对第一次见的郑氏没什么感情,但这是她的母族,再没有遇上更大的利益前,郑氏是她天然的同盟。

“阿母帮我看着吧。”

等郑氏的人走了,她才和郑菁道,“挑几个天赋灵秀或忠厚耿介的,或为伴读,或为属官,总归少不了前程。”

没道理放着母族不用。

至于情分,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

“宝儿放心。”

郑菁莞尔,动作轻柔地替她整理衣裳,“郑氏的人,我会仔细把关的。王上不是遣人请你去议事?莫要耽搁了。”

“不就那点事儿么?”

她嘟囔了声,到底跟郑菁告别,带着人去了嬴政议事的书房。

“殿下。”

因着只是小会,只有少部分文武重臣在,见她过来,纷纷行礼。

“不必多礼。”

她摆摆手,自然而然地走到嬴政身边坐下,一心二用,一边听着他与重臣商议,一边翻看蒙毅作的会议笔记。

还是燕赵之事。

燕太子丹和赵春平君争锋相对,秦国朝堂自然也开小会商量。

掺和,是肯定要掺和的。

只是在什么时间点掺和进去最合适,就得仔细商榷。

知韫安静旁听。

虽然她和许多名将名帅都学过兵法,但毕竟没有亲自上过战场,在场的将军,哪一个不比她纸上谈兵来得强?

“太子。”

待到大致商议完毕,嬴政忽而问道,“你可有什么想补充的?”

“是有一点。”

见众人看来,知韫正了正神色,“赵国攻燕,正合秦国的驱虎吞狼之计,只待坐收渔翁之利。我年幼,于军略上知之甚少,自然不敢妄言,只是……”

她微顿,而后缓缓道,“去岁赵王入咸阳与秦会盟,今朝秦国翻脸插手赵燕之战,未免失之大义,虽然阿父并不在意,但,若能寻出个借口,总是好听一些。”

要她说,秦国就是太清纯不做作了,说虎狼就真的虎狼。

别管是什么理由,别管这理由的可信度高不高,只要给了理由,面子上能过得去,日后总有大儒能为秦辩经。

洗白上岸这一套,她熟。

“你有想法?”

嬴政饶有兴致地问道。

“不是我有想法。”

知韫狡黠一笑,“太子丹不是在雍城么?燕不敌赵,他定然着急。”

“求人,总要有求的态度。”

她笑吟吟道,“阿父与叔父们只管备战,面上却以秦赵会盟为由拒绝发兵。燕丹既然想请咱们援手,总要付出点什么,最起码,得给咱们找到出兵的理由。”

秦国的兵,是这么好借的吗?

什么?

你说秦国攻赵,必然能夺下赵国城池?笑话,那是秦国将士真刀真枪在战场上打下来的,关你燕国什么事?!

咱们秦国可是你燕国求来的雇佣兵,燕国不得表示表示?

“你的想法挺好。”

嬴政轻笑,“只是,燕丹怕是没有那么聪明,未必如你所愿。”

他年少时与燕丹同在赵国为质,有过来往,虽然许多年没见了,但燕丹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大概能摸得准。

“不聪明其实也不要紧。”

知韫托着下巴,随口道,“他不聪明,咱们教教他不就得了。”

只要听话,就是好孩子。

“赵国来的是春平君?”

她勾唇轻笑,“其余五国来观礼的,可都是太子与相邦,赵国既是我秦国的盟国,怎不见太子迁和公子嘉呢?”

当然是信不过秦国。

年仅十岁的现太子赵迁是赵王偃与倡后的爱子,哪里舍得他离赵入秦?万一被秦国给扣下了,不就完犊子了?

至于前太子公子嘉……

强国插手别国王位继承是常有的事,昔年在燕国为质的昭襄王就是被赵武灵王护送着回秦国争夺秦王之位的。

万一公子嘉借观礼为由入秦说服秦国助他继赵王位,怎么办?

于是,赵国的前太子嘉和现太子迁都没来,来的是曾在秦国为质的宗室春平君,就算真被扣了,也无所谓。

“阿父~”

太子殿下转头,委屈巴巴地看向秦王,泫然欲泣。

“赵国是不是看不起我?”

嬴政:“……”

虽然这确实是个很好的出兵借口,但是,你别说哭就哭啊!

*

春枝暮说一下哈,本篇是大长篇,主线就是父女俩搞事业,暂时不知道会写多长,但写就完了。(虽然在话本的数据凉透了、番茄的在读也一直掉,但既然开了这个世界,就坚持把它写好、写完)

春枝暮然后呢,我看番茄有读者问什么时候恢复更新,我已经恢复了哈,只是懒得分章节。如果不请假的话,每天三千字以上的更新,(请假就之后补),直到这个故事写完。

春枝暮最后呢,希望还在话本的读者可以动动小手打卡点赞评论送点鲜花、也希望番茄读者可以点点催更发个评论,至少让我知道有人在看、收获点情绪价值,也有动力继续写下去,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