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太平令(17)
沉默在蔓延。
撇开暂不知情的孝公与商君,之后的诸位秦王和他们的相卡大眼瞪小眼,陷入了沉默。
尴尬吗?
好像是有那么一点点。
在最君臣相得的时候知道了他们的结局是be,是个人都尴尬,但缓过劲儿,其实也还好。
就拿张仪本人来说吧。
难道他入秦之前,不知道商鞅的下场是什么?还是他能确保自己定然不会重蹈他的覆辙?
他是人,又不是神。
只是,能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上做到一国之相的位置的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比起碌碌无为的一生和安定的晚年,他们当然更愿意在盛年时意气风发地辅佐认定的君王以天下为棋子、成就一番大事业。
天下熙攘,利来利往。
在波诡云谲的朝堂上混,能全身而退自然最好,一不小心遭遇了“一代秦王一代相”的剧情杀,那也没办法。
就是吧……
君上啊,咱们这关系也不说什么虚的,就开诚布公地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罢相收权也就算了,没让我跟商君似的也得了个车裂的结局吧?
(小心翼翼.jpg)
诸秦君:“……”
这厢诸位秦君们如何安慰自家心腹爱臣暂且不提,那边的文武重臣们面面相觑,又抬头去看始皇陛下的神色。
咳,那什么,吕不韦……
当年的始皇陛下和吕不韦的“分手”其实也不是十分和平,只勉强保持明面上的体面罢了。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徒处蜀!”
而后吕不韦饮鸩自尽。
当然,并不是说始皇陛下在吕不韦之事上处理不妥当,按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吕不韦的死可太正常不过了。
一个在始皇年少时把持朝政多年的相邦,还跟嫪毐之乱有所牵扯,始皇只是罢其相位、令其归洛阳封地颐养天年,已经是宽宥至极。
按正确的做法,吕不韦应当闭门谢客、夹起尾巴低调做人。
但他偏不。
各国的宾客使者在他府上络绎不绝,这是想干什么啊?
不管吕不韦本人有没有背叛秦国的想法,换谁在秦王的位置上,都不会继续放任,因为这是对秦国的不负责。
但隔壁的吕不韦是怎么个事儿?听上去仿佛混得很好啊?
始皇陛下却没太大意外。
他了解吕不韦。
吕不韦本性贪恋权势,好名、好利、好排场热闹,当年被他迁去洛阳封地时,与宾客使者来往也正因如此。
但他没想过背叛秦国。
从一介商人走到大秦相邦,这是他最骄傲得意的事情。押注先王、封侯拜相,这种成就感是六国给不了他的。
奇货可居。
难怪能放得下名利荣华,原来是又回忆起了当年创业的激情。
始皇陛下冷哼一声。
真是可惜,朕这里可没有“奇货”给他居,没了精神上的追求,可不就得抓着虚假如空中楼阁的热闹不放么。
呵,谁叫他运气差。
【养育幼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纵然是再聪颖乖巧的幼崽,也有闹腾的时候,尤其是在夜里,最是折腾人。
秦王对此深有体会——
洗得干干净净白白嫩嫩的小公主趴在床榻上,两只小手托着胖嘟嘟的下巴,小脚翘起来乱晃,而秦王则是坐在床沿,给她讲故事哄睡觉。
秦王能讲什么故事呢?
左不过是《鹬蚌相争》《负荆请罪》之类的诸国往事。
然后,就触发了小公主的十万个为什么,秦王耐心地解释着,解释着,就从讲睡前故事变成诸国历史小讲堂。
秦王:“……你不困?”
“不困啊!”
小公主精神奕奕,杏眸亮晶晶的,“听起来好有意思的!”
秦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明明是给姮崽讲故事哄睡觉,结果把姮崽给哄精神了!]
[讲道理,就政哥这平铺直述的语调,我都听得快睡着了,姮崽竟然还能问为什么,那她是真的很感兴趣了。]
[哈哈哈哈政哥都纳闷了。]
[原来政哥也是这么哄幼年期的姮姐的啊?还讲睡前故事,跟我哄我女儿简直是一模一样。]
[那很好代了(笑:-D]
[好有人情味儿啊。]
[横扫六国、兼并天下的始皇帝陛下其实会给孩子讲故事哄睡觉,这反差感简直绝了!]
[能说吗?给姮姐讲睡前故事的政哥真的好有……咳咳!]
[人夫感?]
[?楼上竟然敢说出来,不要命啦!等下政推打过来我先跑。]
[你的评论我喜欢,你的私信记得关(比心.jpg]
公子扶苏:“……”
文武重臣:“……”
刚刚还在震惊于隔壁的父皇/陛下竟然还会哄孩子睡觉,就看见“人夫感”三个字,众人立马收敛表情并低头。
人夫感。
他们虽然没听过这个词,但如果替换成“人妻感”,就立马能明白是在说某人温柔贤淑、适合娶回家当老婆。那也就是说,天幕的意思是他们陛下很适合当丈夫?
听上去倒像是夸人的词。
但是吧,把这个词放在他们陛下身上,怎么听怎么别扭。
——跟明褒暗贬似的。
始皇先是微微皱眉,又松开。
人夫感也好,人妻感也好,主体都是“人”,夫感和妻感都是为了满足“人”的体验和需求而存在的附属。
让他做附属,世上有谁配?
始皇心中本能地升起不悦。
但仔细一想,这些后人与他隔了千年,看起来也十分尊敬他,想来只是无心之言,或是只单纯地在与人玩笑。
……算了。
懒得跟这些后生计较。
——反正他又不是本人。
嬴·本人·政:“……”
那你最好永永远远都保持着这个认知,别来跟朕抢崽呢!
【秦王的生辰在正月初一。
因着前一日夜里,栎阳公主便千叮咛万嘱咐,于是散朝后,秦王便领着王翦、蒙武等一众重臣回了宣徽殿,连吕不韦都没落下。
也不知她要作甚,送个生辰礼而已,竟搞这样大的阵仗。
罢了。
全当寡人宴请群臣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
[是今日份的傲娇政哥呢!]
[政哥:哎呀你们不知道,我家宝贝女儿非要给我庆祝生辰,其实又不是整寿,实在不必如此,但没办法,说她她也不听啊(故作矜持.jpg]
[昂首挺胸翘嘴炫崽.jpg]
[笑死,简直是个傲娇鬼!算了,谁让你崽宠你呢(摊手.jpg]
[姮姐超级有生活情趣的,非常善于给政哥制造仪式感和小惊喜,政哥真的被她养得很好!]
[?哈哈哈倒反天罡!]
[没毛病,姮姐玩浪漫很有一手,不止是给政哥,之前我看过姮姐给郑后写的回忆录,里面也有好多惊喜点子。]
[别的不说,政哥的生日在正月初一,之后姮姐重修历法的时候,以正月为岁首,政哥的生日就是万象更新的一年之始,大年初一的含金量,在座的没谁不懂吧?]
天幕下齐刷刷点头。
夏正以正月为岁首,殷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正以十一月为岁首,所以秦国升级为秦朝后,改用夏正了?
不过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岁首一般都与各项祭祀绑定在一起,那也就是说,后世人每祭祀一次,就等同于给始皇帝庆祝生辰一次?
众人:“……”
可恶!我也想要!
(红眼病.jpg)
[咱们现在管大年初一叫元旦,但在大秦,称大年初一为天长节,就是祝愿政哥寿比天长的意思,虽然那时候政哥早进丽山园了,但这称呼一直延续了下去。]
[哈哈哈神特么进丽山园!]
[而且大秦还有一项针对全民的福利,叫做鱼豆腐补贴。]
[因为政哥爱吃鱼、郑后爱吃豆腐,所以在太平二十五年,姮姐下诏,每年的年三十,由少府出资给老百姓发放补贴,每户都能领到一条活鱼、一块嫩豆腐。]
[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过年吃豆腐,寓意“都福”,相隔千年,我家过年这两个菜都是必吃的。]
[我家也,都成定例了。]
天下黎庶:“!!!”
竟然还有这种补贴?
虽然不知道豆腐是什么,但鱼他们知道啊,就算有刺,那也是肉!白送给他们的肉!
“每户都有?”
诸秦君们掐指那么一算,满脸震惊,“也就是说,光年三十这一天,少府就要给黎庶分发数以百万计的鱼?”
这都不是钱的问题。
哪来这么多鱼?这得把全国上下的鱼都给捕捞过来吧?
这人力物力……
嘶——
秦君们倒吸一口凉气。
崽啊,就算想宠你爹,也实在不必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啊!
有这钱,送给寡人多好?
(渴望的眼神.jpg)
[楼上说错了啦,姮姐在位的时候是没做到全民发放的,毕竟姮姐就算想给,也没办法一口气抓到这么多鱼。]
天下黎庶:“……”
啊,原来不是所有人都有啊?
(小失落.jpg)
[福利是在进步的,姮姐时期,发放对象是大秦勋章获得者和登记在籍的鳏寡孤独贫困户以及各级官、吏、军士等公职家庭,到了执妹时期,扩展到有年五十以上的老人的家庭,直到照姐在位的时候,才正式定性为全民福利。]
[对的,主要是在这几十年里,很多商人开始养鱼,大秦的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规模化、体系化,供应商能够给少府充足供货了。]
[哈哈哈要不怎么说大秦尚水德呢?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啊!]
[那可不?姮姐坐镇楚地的时候,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和桑基鱼塘,养鱼在我们大秦是一种时尚好吧(墨镜.jpg]
农家迅速抬头——
稻田养鱼和桑基鱼塘?
听上去有点搞头啊,有没有哪位王上来当天使投资人啊?再不然,你们秦国什么时候才能把楚国打下来、让他们搞搞研究和试验田啊?
在线等,挺急的。
[笑死了,秦史上还说姮姐在楚地养了大堆的鱼,结果等她挑好了鱼准备送回咸阳给政哥吃的时候,才反应过来路太远了鱼容易死在半路上,直接麻爪(大笑.jpg]
[哈哈哈哈姮姐裂开!]
[责任都在墨家和公输家,给姮姐造一架飞机不就解决了?]
墨家和公输家:“……”
飞机?
难道就是能在天上飞的机械?
墨翟做过木鸢,历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公输班也曾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但要楚地飞至咸阳,还得附带上最少大几十斤重的鱼……
恕他们无能为力。
[其实还是送过一次的,毕竟姮姐的性子就是死犟死犟的铁头娃,冰块加水箱,派了一整个专业团队去送鱼。]
[结果嘞?]
[政哥给姮姐飞鹰传书告状,抱怨说扶苏伙同萌1把他的鱼全部抢走了,他一条鱼没吃到。扶苏也送信告状,说送来的鱼基本上都不行了,就一两条半死不活的,放在水池里养了两天也被养死了,根本不敢让政哥吃。]
[哈哈哈哈哈哈哈]
[扶苏和萌1:请苍天辨忠奸!]
[笑死,姮姐头铁,政哥也头铁,一个非要送,一个非要吃!]
[政哥:鱼不是还没死吗?既然还有气,怎么就不能吃了?]
[哈哈哈哈姮姐都无语了,但还是写信回去哄政哥,只是从那之后她再也不敢头铁地往咸阳乱送东西了(笑哭.jpg]
[哈哈哈哈哈哈哈]
[救命!秦史怎么什么东西都记啊!我笑得肚子都要疼了!]
[请理解一个老父亲想要向所有人炫娃的心情(比心.jpg]
天幕下众人:“……”
抱歉,理解不了一点呢!
(有被炫到.jpg)